微信公众号 扫微信公众号赢好礼!

新闻中心

首页 - 新闻中心 - 典当知识 -

一个台湾当铺老板的成长经历

来源:鸿昌典当 时间:2017-01-23 11:05

一个台湾当铺老板的成长经历

 

一个台湾当铺老板的成长经历

秦嗣林

 

鉴价关键,在人不在物

 

我十七岁、念基隆高中的时候,家里气氛很低迷,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又生病,母亲被迫到夜市摆地摊,卖点小鞋儿、坎肩儿之类的小东西,每天下午四点我就逃课去帮忙摆地摊。母亲的经营策略是激发客人的同情心,所以她穿得破破烂烂、一口乡音,许多客人都是冲着她可怜,即使家里没需要,也帮忙她买点小东西。母亲这样的做法让我很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我想让家里变有钱,想起国中到台北市寄宿的陈叔叔家非常有钱,陈叔叔家开当铺、抽屉一打开就是白花花的钞票,全家都很有钱,所以我决定辍学、到当铺当学徒。父亲一听五味杂陈,沉默五分钟以后,他告诉我以后可能回不去学校了。但我那时是一个被金钱压迫的青少年,为了活下去,我认为应该去当学徒、而不是继续念书。

 

当学徒以后反而是人生另一段学习的开始。老板是个苛刻的人,非常重视诚信操守,有时会故意在床底下丢个一百元,被打扫的师兄捡走,老板就故意问:“有没有人捡到钱啊?”藉以测试我们。那时老板常常吩咐我拿两百元去买菜,我怕忘记就拿个破纸记下,我跟公有市场的第几摊买了什么、余了多少,回去交给老板时他几乎不看也不点,有一天他忽然拿来点,还好我平常都有记。干当铺这行,诚信很重要,到后来自己当老板,每当有典当品要过期了,我都会亲自打电话通知对方,还会双挂号寄信通知。

 

人若错了,专拿到宝物也只是祸端

我的“朝奉”(当铺负责鉴定估价的人员)老师,是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,他每天都在看书,看来挺无趣的,后来他不仅教我鉴价、教我看书,还教我做人,他说:“只有读书你才有翻身的机会。”所以,我跟着他看了《史记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战国策》这些书,我深深受到影响。我看他当东西的过程非常奇怪,因为他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跟客人聊天,却只花十分钟鉴定物品,如果东西当错怎么办?老大爷他跟我说了一句至理名言:“人对了,有救;—人不对,就没救。”意思是说,物品是中性的,人心却有善恶之分,要是对的人,拿来典当的物品我并不在行,也不用担心他会骗我;反过来说,如果人是错的,即使手中握有价值连城的宝物,也会成为祸害的开始。于是,我开始跟客人聊天,从客人身上学到无价的人生道理。

 

后来我自己开当铺,二十五岁那年,挫折杂沓而来,专业不够、资金很缺,而且就因为我是干当铺的,所以不管我做好事坏事,一律被打成黑的,不仅流氓、警察都欺负我,街坊邻居讨厌我,连子女都受歧视,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,没有人要拿当铺老板的名片;若是店里不小心拿到赃物,在检察官面前也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先被骂三十分钟再说,非常没尊严,心想干脆放弃转行算了。某一个半夜两到三点,我读到书中有一段话说:“与其彷徨犹豫,不如一路走到底,一定会走出一条路。”我开始想如果我不改行,有没有办法把当铺做好?从那天开始,我给自己订了五个五年计划,立志干当铺干到退休。我想专心做一件事,不考虑退路,也许可以成为第一名。

 

在四十岁之前,我的人生除了赚钱就是赚钱。有次跟我父亲回到山东找一个失联的长辈,父亲想找姑婆,但姑婆早去世了,所以找了好久才找到姑婆的儿子(我的表叔)。那是个很偏远的乡下,表叔的房子前几天才失火,屋顶烧了一个大洞,我心想这种房子到底要怎么生活。父亲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、皮鞋破了一直补,但是临走前他交代我拿一千元给表叔,一千元人民币应该可以买下两栋农舍,我想会不会太多了?父亲说不是人民币,是“美元”,一千美元整个村子都可以买下来了吧!父亲是个严格的人,我当下没多问,后来忍不住问他是不是搞错了,给这么多干么?父亲说,当年他们是被清算的地主、资产阶级,那时爷爷被抓走,裹着小脚的姑婆半夜摸黑走了二十五公里的路,给爷爷送一包救命的食物,父亲说:“姑婆冒了生命危险,这份恩情,一千元不够还。”

 

这件事给我很大震撼,那时我正在拼命想赚更多更多的钱,但父亲告诉我,原来钱要这样子花,赚钱的目的不是买好的衣服、棒的汽车,而是做自己愿意做到的情、去还一份人情。我在当铺看过多少人为了金钱起高楼、楼又塌,没钱的人想发财、有钱的人想更有钱,但总要到穷途末路走进当铺才看清,原来金钱并不是人生最终的追求。钱,终有够的时候啊!

QQ在线咨询
咨询热线
029-68600000